首页文章正文

什么是彝族和哈尼族共有的风俗性传统舞蹈 彝族达体舞

2024-11-15 06:581563 端靖巧
1、哈尼人民喜爱音乐,能歌善舞。过去,哈尼族青年男女都善弹口弦,男子还喜弹月琴。唱山歌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。歌声在哈尼村寨的田边地头,山坡牧场都能听到。歌唱的形式有独唱,对唱,合腔,还有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唱的“几多衣”(酒歌)。唱的

1、哈尼人民喜爱音乐,能歌善舞。过去,哈尼族青年男女都善弹口弦,男子还喜弹月琴。唱山歌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活动。歌声在哈尼村寨的田边地头,山坡牧场都能听到。歌唱的形式有独唱,对唱,合腔,还有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唱的“几多衣”(酒歌)。唱的曲子大部分是本县扒河下游一带流行的对口、三句长腔、四句长腔,俗称“旗子”的山歌。内容多是表达男女之间的恋情和一些民间故事及地方风物的。  

2、  唱歌深受哈尼人的喜爱,而舞蹈更是哈尼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。  

3、过去,在哈尼村寨,娶亲嫁女、逢年过节、送葬等等,都有较为热烈或隆重的舞蹈场面。清道光《续修易门县志》记载:“吊者击锣鼓摇铃,头插鸡尾跳舞,名曰:洗鬼。又记述:“挥扇环歌,抚掌踏足,以钲鼓芦笙为乐”。史书简炼、生动地展现出古代哈尼族民间一些舞蹈的风貌。  

4、  哈尼族在易门定居近四百年。这期间,哈尼人民与邻近的彝、汉、苗等民族和睦相处,往来频繁。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,共同劳动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由于民族间交往日深,互相影响也日增。这些,都给各民族的文化、生活、习俗带来一些影响,使之发生了一些变化。易门史书中所记载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复存在。清末民初,具有易门地方浓郁特色的各种民间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学习过来,经过近百年的发展、流传、演变,逐渐化为本民族的舞蹈。例如,居住在绿汁江流域的哈尼族,因与当地彝族阿陆人杂居,随着岁月的流逝,竟与当地彝族跳一样的民间舞一一“葫芦笙”。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,在当地彝族、哈尼族人民中,享有“笙王”的美称。又如大朋多村,民国初年晋宁县木鲊艺人普韩秀将“花鼓舞”传到了该村;后来草箐、水塘等地苏纳人的民间舞蹈“找老跺比”、龙泉镇汉族的民间舞“装春”等也传到了此地。长期以来,大朋多哈尼人便用“花鼓舞”和“装春”替代了祖传的“击锣鼓摇铃,头插鸡尾跳舞”的“洗鬼舞”。用纳苏人老少喜爱的“找老跺比”取代了本民族原来的“挥扇环歌,抚掌踏足,以钲鼓芦笙为乐”的传统舞蹈。  

彝族达体舞

5、  被各地哈尼人民称为“我们的舞蹈”的“葫芦笙”、“花鼓舞”、“装春”、“找老跺比”等,都受到当地哈尼人的厚爱,他们尽量保持原舞蹈的风貌,不随意更改。例如大朋多哈尼人跳的“找老跺比”,不仅舞蹈的动作,音乐与水塘一带纳苏人的一模一样,甚至连歌词都是用彝语演唱。再如他们表演的汉族舞蹈“装春”,从装束、表演都有着浓郁的汉族戏曲风味,舞蹈间隙伴唱的也是汉族流行的花灯调。  

6、  大朋多前辈“花鼓”艺人段学、段开秀与草箐的李自发、小革鲊的何春泰等彝族“花鼓”艺人同一师传。舞蹈动作、组合基本相同。但后来由于彝族地区的“花鼓舞”揉进了彝族“跳乐”的一些腿部动作,故显得粗犷、刚烈、大方。而朋多哈尼族老艺人的跳鼓动作却显得轻盈、灵巧。例如“右腿绕花”接“左脚顿步”,彝族花鼓艺人跳起来,右腿绕花时动作幅度大、力度强,向右跳转时跃得高,左脚顿步很有力。而哈尼鼓手跳右腿绕花时,动作轻而含蓄,右跳转身灵、快,跳得不高,顿步极轻,如踏薄冰。(

Copyright © 2024 御冲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.